艾灸注意事项:灸伤处理及灸后反应
导读: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,有些人艾灸后感觉良好,有些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,如皮肤潮红、灸疱、灸疮、口渴、失眠,灸者不用太有顾虑,这些多属于正常的良性反应。重要的是,要学会妥善处理灸后事项,如灸疱、灸疮的处理措施等,了解这些知识,将会为取得更好的疗效提供保障。
灸感种类
Ⅰ度灸伤
使用任何灸疗方法,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发生水肿或水疱者均称为Ⅰ度灸伤。Ⅰ度灸伤不损害基底层,灸伤的皮肤可以在5~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,愈后不留瘢痕,故称之为无痕损伤性灸。
Ⅱ度灸伤
灸治温度对皮肤基底层造成破坏,但未损伤真皮组织而发生水肿、溃烂、体液渗出等,称之为Ⅱ度灸伤。受损伤的皮肤7~20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,留有永久性浅在瘢痕。
Ⅲ度灸伤
连续灸后,所灸部位的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组织破坏,皮肤发生干枯变白,而后水肿溃烂,形成无菌性化脓者,称为Ⅲ度灸伤。创面在20~30天结厚痂自动脱落,愈后留有较厚的永久性瘢痕。
古代所记载的灸疮,多为Ⅲ度灸伤,愈合时间较现在为慢,可长达数月之久。
灸伤的处理
Ⅰ度灸伤的处理
Ⅰ度灸伤后,95%会发生水疱,一般直径为1厘米左右,不需要任何处理,待其吸收即可。直径2~3厘米的水疱多数会破裂,待水流尽,可涂龙胆紫(甲紫)以防感染(禁忌剪去疱皮),待结痂自愈。
Ⅱ度灸伤的处理
创面如有水疱,在第5天可剪开疱皮放水,并剪去庖皮,暴露在被破坏的基底层。为了延长创面愈合时间,不使用外伤收敛药物及干燥疗法,为了防止感染,可用含有薄荷的杀菌软膏贴敷,每4日换药1次,待其自愈。
Ⅲ度灸伤的处理
创面不加任何处理,只直接贴敷含有薄荷的杀菌软膏即可,每4日换药1次。创面的无菌脓液不清理,直至结痂自愈。
灸后调理
施灸后,应当从有利于灸疮愈合或保护机体正气出发,注意调理。施灸产生灸疮后为了促进灸疮的正常透发,可适量食用有助于透发的食物,如鸡肉、鲤鱼、笋、豆类、蘑菇等。当灸疮开始愈合后,便应当减少有助透 发食物的摄入,以免延长灸疮愈合的时间。
使用化脓直接灸后,灸疮处在化脓期间,应当避免体力劳动。灸疮受到污染而发炎时,可用消炎药膏涂敷在疮口并口服抗生素消炎。疮口未愈合时饭菜宜清淡,忌食 鱼、虾、蟹、鹅、鸡、羊肉、辛辣食物,忌烟酒。否则易生痰,致病气滞留,灸疮不能外透。同时,性生活过度也会有碍灸疮收口。由此可见,灸后要从饮食、起居 多方面加以调护,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。
晕灸的预防与处理
晕灸的发生,多于第一次施灸;或有的被施灸者患病日久,体质过于虚弱,对于灸感特别敏感;或者过于饥饱、过于疲劳、有恐惧感,艾灸时精神过于紧张所致;艾 灸时艾炷过大,火力过重,被施灸者也易出现晕灸。晕灸主要表现为一时性的昏迷、心慌汗多、手足发冷、面色苍白、恶心呕吐等。在治疗过程中,若出现头晕、眼 花、心慌气短的感觉时,应立即停止艾灸经穴,让被施灸者卧床休息,用大拇指轻按内关穴。对于饥饿所致者,应给予甜食;对于已经昏迷者,可采取急救措施,用 手指掐人中、中冲,并在胸部用手掌轻揉,以利于血液循环。
为防止昏厥的发生,对于体质虚弱者、神经衰弱者,治疗时活力宜小;精神紧张的被施灸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;饥饿者应先进食或喝红糖水。
【免责忠告】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,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。